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二十一期光华学术论坛
作者: 天童站 更新时间: 2019-10-11

2019年9月28日上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二十一期研究生光华学术论坛在资环楼148室举办。本次论坛由Shekhar R. Biswas老师主持,共有五位同学作口头报告,一位同学作研究进展快报。

 1

      上午八点三十五论坛正式开始,首先是来自周小奇老师课题组的顾辛韵同学,她的题目是《Methanotrophic activity under warming and degradation in a Tibetan alpine meadow》。考虑到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过度放牧导致了高寒草甸急剧退化,并结合自身兴趣和对大量文献的思考,她系统地研究了增温和土壤退化与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甲烷氧化菌活性及多度的影响,并用13CH4标记的方法,证实了退化对高寒草甸土壤甲烷氧化菌的不利影响超过增温的正面影响。

 23

       第二位报告人是阎恩荣老师课题组的郭超同学,她的报告题目是《Non-negligible contribution of subordinates in community-level litter decomposition: deciduous trees in an evergreen world》,她研究了落叶树凋落物对优势种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加速,最终得出结论:与优势物种相比,丰度相对较低但具有强烈对比特征的从属物种能够显著影响关键的生态系统过程。汇报结束之后,老师和同学们针对实验中分解实验的时间长短影响和不同物种顶峰时间不同对地下微生物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4    5

       第三位报告人是Shekhar R. Biswas老师课题组的项敬银同学,她的报告主题是《Towards conservation and promotion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 overview of disturbance driven changes i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biodiversity》。她主要研究和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扰动驱动变化,强调了超越生物多样性的均值或中值,思考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的重要性。

 6   7

      短暂的茶歇后,来自周旭辉老师课题组的蒋铮同学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内容,题目是《The differences in root exudates inputs and association rhizosphere soil C and N dynamics between two subalpine coniferous plantations under N deposition》,主要从氮的添加对华山松和云杉对C、N的根际效应影响进行了报告。他实验中有关氮的添加量、添加方式,华山松和云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等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8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Shekhar R. Biswas老师课题组的李慧同学,她的报告题目为:《Effects of forest conversion on specie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她主要研究森林转换是如何影响物种多样性(SD)和功能多样性(FD)的。她主要依据中间干扰假说对森林转换强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9

      接下来的一位同学带来了同样精彩的进展快报,她是来自张健老师课题组的马璐雯同学,她的报告题目为:《Microbes on mountainsides: Contrasting elevational patterns of bacterial and plant diversity》,主要研究了植物群落和细菌群落随海拔的变化趋势。

 10

      第二十一期研究生光华论坛圆满结束,希望参与活动的师生越来越多,让光华论坛成为我们研究生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ttf@cern.ac.cn TEL:021-54345010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